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6章
陳家莊外,馬車上!
看著不遠處的莊子,李世民沉聲說道:“房相,這事兒你怎么看?”
房玄齡想了想說道:“陛下,此子有大才,非池中物!”
“是啊,能想出勒石記功、以工代賑這樣策略的天才絕不是普通人,而且這個莊子充滿了古怪,回去后立即讓人調(diào)查一下這里!”李世民道。
“是!”
接著房玄齡突然問道:“陛下,公主留在這里是否安全?”
“有君羨在,應(yīng)該沒問題!而且我看那少年雖然言語中雖有不敬,但是眼神清明,舉止有度,料來不是歹人!”
“雖說如此,但微臣還是建議調(diào)些暗衛(wèi)過來吧,以防萬一!”房玄齡道。
“也好!走,回宮,是時候反擊了!”
“是!”
..........
長安.太極殿!
從藍田縣到長安足足一百多里,即便是快馬加鞭,等李世民等人返回宮里的時候已經(jīng)是華燈初上了。
但是顧不上休息,剛一回宮,李世民就命人召集眾臣議事。
災(zāi)情如火,越早解決越好!
很快,太極殿上便人聲鼎沸,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全都到齊了。
唐朝沒有三呼萬歲的那種習慣,人到齊了便開始議事。
當然了,作為皇帝,李世民不可能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只見他銳利的目光從分列兩邊的文武大臣身上掃過,而后大聲說道:“諸位愛卿,今日朕出宮走了一遍,親眼所見之景象觸目驚心。整個關(guān)中赤地千里,餓殍滿地,長安城外災(zāi)民如織,賣兒賣女的不計其數(shù),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陛下,臣有話說!”
眾人抬頭望去,發(fā)現(xiàn)說話的是國子祭酒孔穎達。
看到此人,李世民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這孔穎達乃是孔師一族,雖為國子祭酒,僅僅只是襲爵縣男,但卻是當世公認的大儒。
最重要的是,這酸儒做事古板,經(jīng)常讓他這個皇帝下不了臺,著實可恨。
但由于他乃是孔氏一族在朝中的代表,又是父皇一手提拔起來的,李世民也拿他沒辦法,屢次被這酸儒氣的差點憋出內(nèi)傷。
“孔愛卿有話請說?”
“陛下,今日之災(zāi)禍是為天災(zāi),也有人禍,天災(zāi)不可逆,但人禍卻可避免。臣懇請陛下立即下罪己詔,請求上天寬恕,免庶民之無妄之災(zāi)...”
“啪!”
沒等孔穎達說完,就看到一方鎮(zhèn)紙丟了下來,砸在了孔穎達面前。
“孔穎達,你這是再找死,莫不是以為朕不敢殺你?”李世民語氣冰冷的說道。
然而孔穎達卻不為所動,淡淡地說道:“陛下有什么不敢做的,臣之命并沒有隱太子以及齊王貴,陛下既然連那兩位都敢殺,殺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但殺臣容易,要堵天下悠悠眾口卻難!”
尚書左丞魏征急忙出列說道:“陛下息怒,孔祭酒之言雖不中聽,但念在他一心為國的份上,還請陛下見諒!”
“魏征,你也覺得朕應(yīng)該下罪己詔嗎?”李世民殺氣騰騰的問道。
“不,臣覺得眼下之事絕不是一道罪己詔就能解決的,唯今之計先是要解決城外的萬千災(zāi)民的吃飯問題,不然的話很容易激起民變的!”魏征沉聲回答道。
李世民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而后說道:“依你之見,給如何解決這些災(zāi)民?”
“開倉賑災(zāi)!”
戶部尚書王梓當即出列說道:“陛下不可,從災(zāi)情發(fā)生以來,朝廷已經(jīng)從含嘉倉等調(diào)出中糧1000萬擔了,眼下三大倉的存糧嚴重不足,要是全部放出去的話,后果不堪設(shè)想??!”
“那你就眼睜睜的看著城外幾十萬災(zāi)民活活餓死嗎?”魏征大聲道。
“如果把糧食全給了災(zāi)民,那城里的百姓以及軍隊的糧食供應(yīng)如何保證,老百姓吃不上飯可能會餓死些人,但如果軍隊沒飯吃那可是要出大事兒的!”
“你的意思是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眼看著朝堂上再次變成了菜市場,一如前幾天那般!
但就在這時,朝堂之上突然有人大聲說道:“陛下,臣有話說!”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原本亂哄哄的場面為之一靜,眾人回首望去,發(fā)現(xiàn)說話的竟然是右仆射房玄齡。
“房相有何話說?”
“陛下,災(zāi)民要吃飯是事實,但朝廷缺糧也是事實,既然朝廷有難處,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能坐視不管,臣愿意捐出家中一萬擔存糧以及所有銀錢1000貫,幫朝廷分憂!”房玄齡大聲說道。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瞬間安靜了,所有人都像是看怪物一樣看著房玄齡。
但不等眾人反應(yīng)過來,吏部尚書魏國公長孫無忌也急忙說道:“臣長孫無忌愿意捐糧一萬一千擔,錢2000貫,幫陛下分憂!”
眾人一聽,這老陰貨還真是見縫插針啊,當下也顧不得其他的,紛紛說道:
“臣程知節(jié)愿意捐糧8000擔,錢800貫,為陛下分憂!”
“臣尉遲敬德愿意捐糧5000擔,錢600貫,為陛下分憂!”
“臣秦叔寶愿意...”
有了這些文臣武將帶頭捐錢捐糧,其他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磕頭表忠心。
一時間,整個朝堂竟然變成了慈善捐款的現(xiàn)場。
待眾人捐的差不多了,房玄齡再次說道:“陛下,看來眾臣工對于陛下都是忠心的,對于此次災(zāi)情也是同情的,而放眼天下,這類人想來也有不少,所以微臣請求陛下,派出有名望的名臣大儒到各縣道籌集錢糧,用以救民賑災(zāi)!”
“另,微臣以為,救民和賑災(zāi)應(yīng)以以工代賑之法同時進行,方可畢其功于一役!”
“房相,何為以工代賑?”李世民故作不解的問道。
“所謂以工代賑就是......”
這邊李世民和房玄齡兩人唱雙簧,而下面的那些文武大臣卻聽得目瞪口呆,同時又頻頻點頭,暗道房相不愧是房相,這法子絕了。
盡管一些人并不覺得派一些大儒和名臣到各地籌糧,那些豪強世家就會給面子,但是剛才眾人踴躍捐錢捐糧的熱情卻讓他們不知該如何反對。
隨后,在李世民的拍板下,這事兒就怎么定了下來。
當然了,除了房玄齡外,沒有人知道陛下的殺手锏可不是那些豪強世家的良知和愛心,而是勒石記功這一大招。
前面的手段不過是放出去的魚餌而已,現(xiàn)在魚餌已經(jīng)放出去了,就等著魚兒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