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對啊,問題出在哪里呢?
以這個時代的樸素思維,人們很難理解物質的質量和密度之間隱藏的關系。
前文中曾經說過,這個時代流通的銀兩造假,光是方式就有四十多種,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歸是和短斤少兩或者是以次充好脫不開關系。
先說短斤少兩,在銀行這里有專門的稱量工具,能夠精確倒“厘”的單位,想蒙騙過去完全沒有可能。
而以次充好,最常見的就是用鉛或者其他的廉價金屬混進銀錠里面,魚目混珠,以達到竊取銀兩牟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