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14章
皇帝駕崩,舉國皆哀。
太后經(jīng)不住打擊,一病不起,永平帝的喪事則由三位皇子和兩位高位妃子操持。
金碧輝煌的皇城如今掛起了縞素靈幡,到處白慘慘一片,停靈的大殿前群臣哭聲不斷。
君辛夷已經(jīng)哭到眼淚都干了,幾度暈倒在永平帝的棺木前,卻固執(zhí)地不肯離去。
停靈的前三天,諸位大臣哭得真心實意,等到了停靈的第七天,就有一些聲音傳了出來,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國不可一日無君”。
永平帝走得匆忙,沒有立儲君、留遺詔,但他有三位皇子,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國君。
于是氣氛變得悲傷又詭異,他們一邊為永平帝傷心難過,一邊時刻提防著其他大臣。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太后不得不拖著病體出來穩(wěn)固人心。
太后打開議事殿,請了朝堂高官和三位皇子一同前往,務必要在事情惡化到兵戎相見之前將新君之位定下。
太后端坐高位,捂著嘴咳嗽了幾聲,聲音沙啞地說道:“諸位愛卿都是先帝肱骨大臣,如今新帝未立,更當為先帝分憂,一同商議出新君才是?!?/p>
“太后說的是,只是不知太后心中可有屬意的人選?”
“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朝政,不如先請諸位愛卿先說說自己的看法?!?/p>
太后轉著手中的佛珠,將難題拋了回去。
她不理朝政是真,卻也知道皇位一事關乎江山社稷,一弄不好就要在史書上留下罵名,對于三位孫子,除了請安,她也接觸不多;永平帝對三個兒子一視同仁,有褒有貶,她也不知道永平帝生前想立哪位皇子為儲君。
尚書令作為天子近臣,不得不第一個出頭,他只道:“先帝在時,曾夸贊過大皇子勤勉聰慧,能擔當大任?!?/p>
也有人反駁:“先帝也曾說二皇子英勇無畏,最像祖皇帝。”
“三皇子......”
諸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好好一個議事殿吵得不可開交,太后以手扶額,只覺得頭疼萬分,于是將目光看向了安靜不語的大將軍蕭晉,“蕭愛卿與先帝乃是莫逆之交,不知先帝是否有提過儲君人選?”
“太后贖罪,微臣并未聽先帝提過此事。”蕭晉打定主意不打算參與這件事情,只作壁上觀。
太后又看向三位皇子,“此事也與你們有關,不知你們是何看法?”
大皇子依舊是那溫潤如玉的模樣,謙和有禮道:“孫兒全憑皇祖母與諸位大臣做主?!?/p>
三皇子趕緊擺手:“我還是更喜歡游山玩水,皇位一事還是交由兩位兄長煩憂吧?!?/p>
君玉虎冷笑一聲,見不得二人裝模作樣,直言道:“大哥、三弟若是自覺不能擔當大任,我倒是愿意為來儀國盡心盡力?!?/p>
九五之尊位,誰不心動?何必惺惺作態(tài),三皇子母家地位低微不敢想就罷了,君亭瞳可是私下與不少官員交好,就連娶妻都娶了家世雄厚的趙姝語,誰會信他對皇位沒有想法。
君玉虎自認為能文能武,才能遠勝二位兄弟,是新君的不二人選,更何況在場官員支持他的也不少,由他繼位合情合理。
君亭瞳與君云柯微微一笑,避其鋒芒,不再言語。
正在這時,有太監(jiān)高聲通報道:“長寧公主到?!?/p>
吵得不可開交的大臣們紛紛停下,看著身著孝服的小公主在福公公的陪伴下走進殿中。
嬌生慣養(yǎng)的小公主在短短的半月時間消瘦不少,幾乎脫相,襯得一雙眼睛更大了,她挺直腰板,在眾目睽睽之下淡定地先給太后行了禮。
“見過皇祖母?!?/p>
“大人議事,你一個小孩子家家來湊什么熱鬧?!?/p>
太后早就知道永平帝死時,君辛夷就在他的身邊,對君辛夷的厭惡更甚,語氣也不好。
福公公適時解圍,拂塵一甩,朝著太后和諸位大臣解釋道:“先帝曾留下口諭給長寧公主,由公主親自宣布由哪位皇子繼位?!?/p>
“可笑!公主不足五歲,目不識丁,新君即位怎能兒戲!”
“長寧公主養(yǎng)在君側,最得君心,若要說誰能知道先帝心中所想,非公主莫屬?!?/p>
君辛夷對大臣們的質疑毫不在意,拿出玉璽為證,“父皇臨終前曾將玉璽暫托與我,由我親自交給新君?!?/p>
一見到玉璽,大臣們也不在多言,比起永平帝為什么把這么重要的事交給一個孩子,他們更關心皇位花落誰家。
君辛夷見眾人不再言語,于是拿著玉璽一步步走到了三位皇子的面前。
此時三位皇子的表情都十分淡定,似乎對她選誰都不在意,而內心的緊張只有他們自己知曉。
尤其是君玉虎,心跳更是如擂鼓,暗暗想道:這皇位,非他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