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19章
(注:番外,也算個人物小傳,用少量篇幅,介紹一下小隊每個成員的從軍經(jīng)歷。)
——我叫黃東新,呼號“煙鬼”。
——我是空降兵,來自雷神突擊隊。
我出生在祖國大西北的甘隴農(nóng)村,那里有大片半干旱的荒漠地帶,也導致了我的家鄉(xiāng)很貧窮。
很遺憾,我也不是個好學生,我的學習成績很差,座位也常年位于教室的最后一排。
媽媽早早過世,父親外出務工,我從小就是一個留守兒童。
好不容易混完了初中,普通高中是考不上的,考大學更是連想都不用想,老師好心地推薦我去讀職高。
但是我卻謝過老師的好意,去讀職高,對于貧窮的家庭來說又是一筆巨額開銷。
其實我早就不想繼續(xù)上學了,反正我也不是讀書的料。
照目前看來,跟著父親的步伐,去南方打工才是我的出路。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個道理我還是明白的。
為此事,父親專門從南方的工地回來了一趟。
父親問我:“你考慮清楚了嗎?”
我無所謂地點點頭,這還有什么要考慮的?
我將勞作于某個建筑工地,又或者是累死累活于某個工廠的流水線上。
也許多年以后,我會娶一個同為“打工妹”的媳婦,生一個勢必會成為“打工人”的娃娃。
秋后的塘水,一眼就能看到底,這就是我們一代一代農(nóng)村人的歸宿。
父親更沒有什么文化,他認得字還沒我多呢,也沒再說什么。
于是,我收拾起行囊,準備南下打工。
這天一大早,父親就準備出門,去縣城買南下的車票。
幾十里的山路也不舍得坐車,他打算走著去。
但是一推門,卻被老支書迎面給堵回來。
論起來,老支書是我的本家大伯,村支書位置上也早已卸任。
不過為了表示尊敬,村里人依舊會以“老支書”來稱呼他。
老支書年輕時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滾過幾遭,聽說還受過很嚴重的傷,走路一直佝僂著腰。
但老支書是四里八莊為數(shù)不多的“能人”。
國內(nèi)國外的仗打完了,他轉(zhuǎn)業(yè)回到地方,沒有要求分配工作,卻一頭扎進農(nóng)村。
并放豪言,一定要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
可惜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差,老支書奔波了半輩子,卻沒能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
以至于卸任多年,老支書還一直耿耿于懷,多次說“自己對不起鄉(xiāng)親們”。
老支書毫不客氣,用煙袋鍋子指著父親的鼻子就是質(zhì)問:“咋?要帶著娃娃跟你去打工?”
父親木訥地回了一聲:“書讀不出個名堂,地里又刨不出吃食,只有這么個營生?!?/p>
似乎老支書很是氣憤,轉(zhuǎn)而問我:“東新娃,跟大伯爹說,你真的愿意出去打工?”
(注:大伯爹,西北方言,對父親哥哥的稱呼。)
我點點頭,又搖搖頭。
雖然我年紀尚輕,誰愿意背井離鄉(xiāng)的去討生活?可留在這兒又能怎么樣?
老支書猛嘬了幾口煙袋鍋子,就像命令一樣跟我說:“東新娃,聽大伯爹的話,咱當兵去!”
——“就算只當兩年義務兵,也能開闊你的眼界,到時候隨便你去干啥,我不攔你?!?/p>
當兵對于農(nóng)村人來說,是個為數(shù)不多的出路,其實我也奢想過。
可是老師曾經(jīng)說過,部隊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向“全員高中化”轉(zhuǎn)變,沒文化當兵都當不成。
(注:全員高中化,從2000年以后開始推行。)
我苦笑一聲:“我只是個初中畢業(yè)......”
老支書粗暴地打斷我:“又不是不可能?我現(xiàn)在就給你去縣里的武裝部問一下?!?/p>
老支書扭頭就走,臨了扔下一句話:“哪怕拉下我這張老臉!”
去南方打工的計劃暫時耽擱下來,我坐立難安,父親也多次跑到門口張望。
到了下午老支書才回來,不過我看到,老支書佝僂著的腰更彎了。
一進門,父親就急忙幫老支書把煙鍋子塞滿旱煙,他卻沒顧得上接:“東新娃,明天去縣里報名體檢。”
老支書喘了幾口粗氣,這才接過煙袋鍋子嘬了一大口:“我就盼著村里的后生娃娃們有出息,為你們走后門,我樂意得很!”
看來老支書打好了招呼,體檢、政審都很順利。
沒過多長時間,老支書領(lǐng)著兩個軍人來到我家,說是家訪。
我好奇地打量著兩個軍人,一身威風的天藍色軍裝,胸前綴著一排排好看的標志,還有一枚傘花式樣的徽章。
后來我才知道,這是07式空軍冬常服,那枚好看的徽章是“傘兵徽”。
兩個年輕軍人顯然不認識老支書,但是卻很客氣,還一口一個“老前輩”、“老班長”的叫著。
我也難得的在老支書臉上看到暢快的笑容。
年輕的軍人問我:“想不想當空降兵?”
我用力的點點頭。
我知道,我當兵的事兒,成了。
家訪結(jié)束后,兩個軍人剛一走出門,我父親“噗嗵”一聲給老支書跪了下去。
父親滄桑的臉上滿是溝壑,就像春雨滋潤貧瘠的土地一樣,此刻淚水縱橫。
——“老支書啊,該讓我怎么謝你啊?”
又急忙向我招呼:“東新娃,還不快來給老支書磕頭!”
我剛準備屈膝下跪,卻被老支書一把拽?。骸安粶使颍泷R上就穿軍裝了,更不能跪!”
老支書帶我去縣里的武裝部領(lǐng)回了軍裝、被褥,我竟然又不敢相信起來。
我要當兵了,還是空降兵。
不過“空降兵”是個什么兵種?
還是農(nóng)村娃的我,可聽都沒聽說過。
老支書跟我說:“空降兵啊,其實我也說不明白,只知道是從天而降的兵種。”
隨后,老支書得意起來:“不過空降兵的前身是十五軍,那可是我的老部隊,綽號‘千歲軍’,端的是個威風凜凜!”
說著話,老支書輕輕揩了一下眼淚,然后滿臉的表情變成驕傲:
——“大名鼎鼎的上-甘-嶺戰(zhàn)役就是我們打的,那位飛身堵槍眼的英雄是我的老戰(zhàn)友......”
我穿上了沒有任何標志符號的新軍裝,在村子敲鑼打鼓的送行中,我第一次踏上離家的路。
這是一條難行的土路,也是通往縣城唯一的路,一年到頭都是塵土飛揚。
祖祖輩輩都從這里走過,可是很難跳出貧窮的家鄉(xiāng)。
父親和老支書把我送上武裝部的大巴車,分別在即,我探出腦袋告別:“阿大,老支書,我走了?!?/p>
(注:阿大,西北方言,對父親的口語稱呼。)
父親的嘴唇囁嚅了良久,似是有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卻只剩一句話:“到了部隊好好干?!?/p>
隨即,父親用力的揮揮手,卻突然背過身去,再也沒有多說一句話。
老支書把二百塊錢硬塞到我手里,然后拽著我的手叮囑:“到了部隊要服從上級,和戰(zhàn)友們搞好關(guān)系,能提干上軍校最好,實在不行就轉(zhuǎn)士官,爭取留隊。”
——“混出個人樣來,我和你阿大,都等著你立功受獎的喜報,被縣武裝部敲鑼打鼓的送到家里!”
軍用大巴的喇叭聲長鳴,前方忽閃著警燈的警車開道,車隊也緩緩啟動。
我鼓起勇氣大喊:“我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