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三章 適逢月半
沈星舒從學堂歸來的兩日里,其母余氏對沈星舒噓寒問暖,寵愛至佳。但從小跟隨程先生一同學習,早已養(yǎng)成了良好習慣。每日卯時便起床,誦讀各路典籍。
此時正值酷暑,天亮得很早,早晨也頗為涼爽,很適合靜心晨讀。余黑與沈星舒一同長大,生活習慣也大致一般。
一早起來便去后院的廚房燒水,并端過來供沈星舒梳洗整理。待余黑端水敲門進屋,沈星舒今日早課誦讀剛好結束。
因為沈星舒總是反感別人在他早課時打擾他。所以余黑總是需要掐好時間端水進去,經常端水坐于門外,見屋內沒了動靜才起身推門進入,久而久之這件事便成了二人的默契。
余黑端水進門,見沈星舒眉頭微皺,立馬解釋道:“少爺,下次我一定敲門,這不手上端著水盆,不方便嘛!”沈星舒放下手上的書籍,轉頭笑道:“我見你手上不拿東西的時候也不曾敲門啊”。
余黑見狀不好意思趕緊扯開話題:“少爺,快洗漱吧,今天是七月十五是中元節(jié),等會還要出城祭祖,老爺夫人已經起來收拾準備啦?!?/p>
沈星舒起身走向余黑,洗漱完畢后余黑端水出門,走到門口時轉頭說道:“少爺快去廳堂吃早飯吧,老爺夫人估計已經在等你了?!?/p>
說完端著水大步走去,將水傾倒在路旁的花草上,用余黑的話來說,這叫寬打窄用,厲行節(jié)約。
沈星舒笑著搖了搖頭,邁步向廳堂走去,不再理會。
當沈星舒走到廳堂時,父母剛坐下,母親想要起身拉他過去坐下。沈星舒連忙走上前去輕輕扶住母親,待母親再次坐下之后,自己才落座。
自古以來,主人吃飯的時候下人要遠遠走開。下人們端上所有菜以后,退出廳堂于門口站立等候。
沈家是官家,自然十分富庶。主人家都是一日三餐,早飯也是米粥,白面饅頭,包子一類的精細食物。一般人家都是一日兩餐,吃的大部分是饃饃窩頭等粗糙食物。
吃飯期間,父母一直在交談,其間也多有詢問沈星舒。但沈星舒從小受程先生影響,寢食的時候幾乎不說話,正所謂“食不言寢不語”。
面對父母的問題,更多的時候是點頭回應。同時飯量自己也是在掌控著,一般只吃七分飽,程先生教導過“吃七分飽更有利于身體腸胃的消化”。
在快要吃完的時候,沈禹州說道:“星舒啊,今天是你的生辰,晚上讓你母親給你做一碗長壽面吃?!鄙蛐鞘媛勓渣c頭回答。
其實這個年代,少年孩童的生辰并不被重視,貧苦人家根本沒有生辰這天,吃長壽面這一說“對了你大哥今年在京封就職,今年的祭祖回不來了,前天收到他的家書,還提到你,問你有沒有長高,說他回來的時候會給你帶一些經典名著”沈禹州再道。
沈星舒吃完放下碗筷說道:“大哥剛剛為官確實繁忙,父親,你代我向他問好,讓他注意身體?!?/p>
用完早膳過后,家里下人開始整理收拾,馬車轎子早就在正門等待。今天是中元節(jié),各家各戶都要出城祭祖。
待沈禹州,余氏坐上馬車,余氏拉開窗戶簾,呼喚沈星舒也上馬車,沈星舒拒絕道:“我同余黑走走路,看看益州城的風景”,余氏見勸說無果,只能隨他去,叮囑兩句后拉上窗簾。
只聽見馬車夫甩鞭驅馬,眾人踏上出城的路。
眾人出了西城門,往西繼續(xù)走了大致十幾里路,來到沈家宗祠祖墓。宗祠旁還有一戶人家,此時這家人正等在門口翹首以盼。不問便知,這戶人家是沈家雇的守陵人。
早前已經有下人過來通知他們,今天沈家主人會過來祭祖。他們自然懂得規(guī)矩,昨日便進城購買好祭祖所需的香燭紙,以及鞭炮等祭祖所需物品。
余黑上前熟練的接過香燭等物品,反手將鞭炮抗在肩上。
下人們只能在宗祠前等候,外人是沒有資格進入宗祠以及祖陵的,但是余黑可以,他的姓氏是余氏賞賜的相當于半個沈家人。
余黑勤勞,忠厚,說到底也才十一二歲,也是一個半大孩子,再加上身世可憐,所以沈禹州和余氏一直也把余黑當家人看待。
特別是余氏寵溺沈星舒的時候,也會疼余黑。這讓余黑心里對老爺和夫人更加感激,曾暗自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孝敬老爺和夫人。
四人一起點燃香燭,磕頭燒紙。余黑已經是沈家人了自然要一起燒香磕頭燒紙。沈禹州說完寄語后,便是燃放鞭炮,這種粗活自然是余黑來做。
等鞭炮放完,私人走出祖陵。沈禹州同守陵人寒暄幾句,便啟程回返。那一家守陵人皆是拱手相送,看著眾人離去,消失在視野中,才轉身回屋。
在回來的路上,余黑見道路旁的樹林里有什么在動,便好奇的上前查看。最后從樹林中抓出一只似狼似犬的小動物。
詢問沈禹州是否可以帶回家養(yǎng)著,余氏接過話,答道:“喜歡就養(yǎng)著吧,不過你可看著點,別咬了人,那可就不好了”,余黑連忙答道:“謝謝老爺夫人,謝謝老爺夫人”,然后連忙抱著小東西走開了。
沈家一行人回到家中時,已經是未時,家中早已準備好午膳。沈禹州,余氏,沈星舒,余黑四人一起走進廳堂用膳。
余黑雖然和沈家人一起吃飯,但是他從來不落座,每次喚他一起吃飯,他總是端了飯菜在一旁去坐著吃。沈禹州夫婦曾每次勸他,總是無果。
余黑吞了口中飯菜,轉頭看向沈禹州嘿嘿道:“下人是不能同主人一起落座吃飯的,老爺我什么都聽你的,這個你就別勸了”,然后繼續(xù)吃著碗里的飯菜。
吃完飯,沈星舒返回臥房午休,沈氏夫婦也各自忙自己的去了。反倒是余黑,將小黑狗拴起來喂了食,閑來無事便跑出府中,去湊熱鬧了。
今天是中元節(jié),將會舉行娛神賽會,各個地方熱鬧非常。
酉時,余黑回到府中,急急忙忙的朝著沈星舒的房間去了。推門而進,見沈星舒正在點油燈,桌子上放著一堆書籍,發(fā)現(xiàn)自己又沒敲門,表情略帶尷尬。
不等沈星舒發(fā)問,余黑便神神秘秘說道:“少爺,今天晚上舉行娛神賽會,據(jù)說可好看了。他們還要把城隍抬出來了,聽說是好大一個雕像,而且聽說那個雕像兇神惡煞吹鼻子瞪眼,妖魔鬼怪看一眼就能被嚇死?!?/p>
沈星舒并沒有因為余黑的不敲門而生氣,他早就習以為常。余黑是下人出身,走路做事急急忙忙,曾多次教導他做事需沉穩(wěn),日常走路不宜匆忙,但他早已養(yǎng)成習慣,改不掉了。
聽聞余黑的話,沈星舒打趣笑道:“世人總以為這些陰司長得窮兇極惡,讓人害怕。同樣鬼怪便也會害怕,實則不然,這些陰司冥獄,長的也是一副正常面孔并不嚇人?!?/p>
余黑走上前一步發(fā)問:“你沒見過你怎么知道?”“先生曾講過類似事情,而且古籍中也有記載,”沈星舒回答道。
余黑撇撇嘴不以為然,說道:“程先生一介凡人怎么可能見過鬼神,書中記載不一定為真?!鄙蛐鞘媛勓院蟀櫰鹈?,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不等沈星舒回答,余黑便提議一起出去看看娛神賽會。與余黑的性格相反,沈星舒做事沉穩(wěn),喜愛安靜,不愿去人多熱鬧的地方。
見沈星舒遲疑,余黑上前拉他起身,口中說道:“少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陪我去看看那個城隍雕像吧,以前每年的七月十五,我們都被程先生禁足,平時也沒機會進城隍廟,今年好不容易有機會了,一起去看看吧?!?/p>
“我一個人去看怪嚇人的,你跟我一起吧,就當出去走走解解悶”余黑補充道。
見余黑話語及此,沈星舒也不再拒絕,同余黑一起出門去了,一是隨了余黑的心愿,不然這惡仆定會鬧出事端。
二來是自己確實沒見過娛神賽會,也對傳聞有所好奇。
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在悼亡節(jié)日,這是地方社區(qū)很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要把城隍老爺抬出來,彩車游行,伴以舞龍的,吹打的,踩高蹺的。
而且服飾各異,扮演著各路神仙,好不熱鬧。只是沈星舒兩人出來的較晚,街上行人眾多,加上天色漸暗,根本看不到最前方城隍的雕像,只能遠遠的看著雕像的背影。
待城隍雕像被送回城隍廟,兩人都沒見到城隍雕像的樣子。沈星舒對此興趣不大,見活動快要結束了,就打算和余黑一同回去。余黑好奇心強,回去的路上頻頻回頭張望遠處城隍廟。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陡然駐足同沈星舒說道:“少爺,我還是好奇,我們再回去看看,實在看不到,我倆就翻墻進去看看這個城隍到底什么樣子,有沒有傳說的那么嚇人?!?/p>
沈星舒起初拒絕,但是拗不過余黑的軟磨硬泡,只能同他往城隍廟再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