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13章 星星之火
有蠢人就有聰明人,其他大臣見皇帝殺陳邦傅逐丁魁楚、王坤、馬吉翔又聲勢浩大的祭奠父兄都明白了皇帝迎戰(zhàn)的決心。
于是紛紛上書表示自己是為了護衛(wèi)太后西巡才一起來到梧州的,現在皇帝要返回肇慶那么他們自然也義不容辭要護衛(wèi)皇帝返回肇慶。
朱由榔也沒有拆穿他們的無恥把戲而是虛偽的口頭嘉獎了他們一番隨即在正月初十這天大張旗鼓的率領人馬返回肇慶。
在這個隊伍里既有跟隨他前來的勇衛(wèi)營將士又有焦璉手下白貴率領的一部精銳士卒,再就是由這些精銳士卒統領的梧州整編的陳邦傅舊部,接著便是原先馬吉翔等人率領的錦衣衛(wèi)以及其他大臣蓄養(yǎng)的家丁等,整個隊伍可以說是綿延數里浩浩蕩蕩。
在梧州則有李大海與王永忠二人率領一部分人保衛(wèi)兩位太后,焦璉率領剩下的人馬負責清點財物后續(xù)跟進。
正當朱由榔率軍意氣風發(fā)的返回肇慶的時候,在廣州的李成棟與佟養(yǎng)甲也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他們決定由李成棟率領主力出征,佟養(yǎng)甲只留幾百人留守廣州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離廣州不遠的東莞又發(fā)生了大事。
原來清軍占領廣州各府之后把一些戰(zhàn)斗力較弱的新降之兵派往各縣駐扎同時任命新的知縣命令他們征收糧餉同時監(jiān)督百姓剃發(fā)。
本來老百姓就對剃發(fā)不滿再加上征收糧餉的清兵隨意劫掠于是紛紛起來反抗,清軍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反而動輒屠村來威脅,于是一場更大的風暴醞釀開來。
在距離廣州不過百里的地方是東莞縣到滘村(現在道滘鎮(zhèn)),這里由于地處河流交匯之處所以水網密布,河道縱橫。
此時有一隊清軍正乘船返回東莞縣城,他們一個個得意洋洋因為此次下鄉(xiāng)收糧收獲頗豐,在船上還有被他們搶來的女子一個個衣衫不整低聲哭泣。為首的清軍頭目鎧甲也沒穿,頭盔也沒有戴露出新刮得青色頭皮,此時他左右擁抱著懷里的兩個女子好不得意。
突然卻從旁邊射出一支利箭正中此人咽喉,清軍頭目連話都沒來得及說就“噗通”一聲栽到了水里,接著四周喊殺之聲大作從蘆葦蕩里涌出無數小船將清軍船隊團團包圍,緊接著弓箭便如飛蝗一般射向清兵的隊伍。
原本這些清兵就不熟悉地理又被這突然的襲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很快便被殺得四散而逃丟下了幾十具尸體連他們搶來的女子財物都沒有帶走。
等清軍都逃跑之后,這支圍攻清軍的隊伍中走出一人,只見他個頭不高膚色黝黑但是渾身上下散發(fā)出一股精悍之氣。他用濃濃的本地口音開口說道“鄉(xiāng)親們不要害怕,我們是本地義軍專門殺韃子救老百姓的,我是葉如日你們隨我回村里吧?!?/p>
說完他便命人帶著繳獲消失在了蘆葦蕩中,原來他本是組織青壯防備強盜的團練首領但是清軍占領廣東后他們?yōu)榱吮Pl(wèi)家園轉而打起了韃子。
由于他本人有計謀有威望又精于水戰(zhàn)于是便被眾人推舉為了首領,他還有個得力幫手叫做何不凡,二人一起組織百姓守衛(wèi)家園拒絕剃發(fā),并且利用到滘村這里有利的地形條件四處出擊打擊清軍的小股隊伍。
因為他們四處作戰(zhàn)還能獲取補給,四周的百姓也紛紛前來與他們結盟。其中有一支隊伍規(guī)模不比他們小那就是秀才莫子元組織的義軍,莫子元由于有秀才功名他本人更看重的是“華夷之別”于是便打起了“驅逐韃虜”的旗號并且繼續(xù)使用隆武年號,一時間東莞縣可以說是遍地狼煙。
新任的清朝東莞知縣鄭鋈(wu)見勢不好急忙向縣城里駐扎的清軍綠營頭領戚元弼求援。戚元弼此人是李成棟的老部下,他也跟李成棟一樣瞧不起這些南人,認為他們都是蠻子于是便領了幾百人前去掃蕩,沒想到到了到滘村之后猛攻幾天卻攻不破圍墻,只好圍城了事。
鄭鋈沒有辦法只好派人到村里招降葉如日、何不凡,葉如日一邊與來人虛與委蛇一邊暗中派人到四周求救。
于是在六天之后從番禺縣瀝滘、沙灣等地趕來的義軍們與到滘的義軍里應外合用火攻焚燒了清軍營地,戚元弼本來以為到滘的百姓就要賠償財物投降了正在做著發(fā)財夢呢,結果被夜里一頓火燒只能丟下幾百具尸體狼狽而逃。
原本因為隆武帝被殺已經對南明的局勢感到絕望的右僉都御史張家玉,也從隱居的家中重新出來前去聯絡到滘的義軍,用他的話說就是“敵以數騎破廣州,以百船卻不能破到滘,異哉!到滘之人可用,吾事濟矣!”
在與到滘義軍聯絡之后,張家玉全家?guī)资谌伺c師友等紛紛前往到滘,因為張家玉在隆武政權時期就有領兵作戰(zhàn)的經驗再加上他有威望,葉如日等人甘心奉他為主帥。張家玉也當仁不讓在到滘訓練義軍,整頓城防準備進攻東莞縣城。
也是在正月里永歷朝廷的兵部尚書、大學士陳子壯于南??h九江村與弟弟陳子升召集當地鄉(xiāng)紳毀家紓難舉起了義旗。陳子壯的名聲天下知名,當初李成棟等人攻克廣州的時候曾經寫信勸降,陳子壯因為母親生病在廣州于是假裝同意剃發(fā)歸降卻趁機帶著母親逃出了廣州。
而在離九江不遠處有一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名為甘竹灘,此地因為西江支流甘竹溪而得名,因水位落差大在后世這里都建立了水電站而在明朝末年卻是一條商路水道。
也因為這條商路水道養(yǎng)活了不少的水匪,其中最大的一股頭領叫做余龍。他原本是反抗明朝當地政府的強盜但是在清軍攻克廣州之后因為“剃發(fā)令”憤而反清,各地不愿剃發(fā)的百姓、潰兵也都前來依靠于他結果余龍擁眾兩萬橫行珠江口。
而永歷朝廷的兵部職方司主事陳邦彥趁機單人前往甘竹灘游說余龍進攻順德縣,余龍被陳邦彥的勇氣所打動于是自愿讓陳邦彥擔任主帥一起進攻順德。
這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嶺南三忠”,在原本的時空里他們奮戰(zhàn)一年成功的拖住了李成棟部清軍主力給永歷政權爭取了時間,但是由于永歷帝只知道逃跑白白浪費了他們的鮮血。
陳子壯被俘之后被佟養(yǎng)甲活活用鋸鋸成兩半來震懾廣州士紳,據說當時行刑的時候因為劊子手沒有經驗而無法行刑,陳子壯面無懼色大喝“蠢材!鋸人須用板。”這才得以繼續(xù)施行,后來這句話也在廣州流傳開來。
陳邦彥因為與將士同甘共苦所以深得人心,屢次進攻廣州又能得到各地響應于是被佟養(yǎng)甲視為心腹大患。后來他的兩個兒子與一個小妾被佟養(yǎng)甲俘獲,佟養(yǎng)甲如獲至寶于是派人招降陳邦彥,陳邦彥大義凜然回復道“妾辱之,子殺之,皆唯命!身為忠臣不顧妻子也。”后來他本人兵敗被俘之后被處以凌遲之刑。
張家玉全家?guī)资谌硕枷群髴?zhàn)死,他卻一直不墮斗志堅決與清軍戰(zhàn)斗到底,后來李成棟集合各部兵馬全力對付他,最終在增城張家玉以少敵多身中九箭投河而死。
而“嶺南三忠”只不過是廣東人民抗清的代表罷了,在他們之前,在他們之后廣東人民的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除了他們著名的抗清義士還有新安陳文豹、新會黃奇策、清遠白常燦、潮州賴其肖、惠州蘇成、韶州陳慎和簡信以及其他被稱為“花山賊”“白旗賊”等無名之輩,他們就是那個時代民族的脊梁。
這些人中有鄉(xiāng)紳、有書生、有農民、有漁夫、有山賊、有??芸芍^是全民抗清,因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清軍野蠻的入侵與掠奪點燃了“星星之火”,在整個廣東省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不管是山區(qū)還是海島到處都是抗清的火種在燃燒。
可以說在原本的時空里廣東各地處處反抗清軍的壓迫,盡管他們沒有經過軍事訓練也沒有好的兵器鎧甲但是他們有著一腔熱血。
他們的失敗主要是因為永歷政權的無能白白浪費了烈士們的鮮血,而在本時空里相信他們會有更廣闊的舞臺去發(fā)揮他們的才能,因為朱由榔要回到肇慶了。
正月十一日東莞知縣鄭鋈接到敗報之后沒有辦法與戚元弼一起趕緊前往廣州求援,可是等他們到了廣州之后才知道李成棟已經出征,廣州城中只有佟養(yǎng)甲以及他手下的幾百人連守城都勉強。
在原本的時空里李成棟要到正月十六日也就是過了元宵節(jié)才大舉進攻肇慶,因為當時朱由榔早在臘月二十五日就已經逃跑,所以他行動并不積極。
現在由于得到情報肇慶城中兵力不多而朱由榔也一直都在肇慶城里于是李成棟再也按捺不住連擒三帝的誘惑于正月初十匆匆出兵。
可以說李成棟此人一直都貫徹的就是輕兵急進的戰(zhàn)術,這與當年明朝邊軍的“搗巢”戰(zhàn)術異曲同工,也就是不管敵軍如何行動直接率領精銳直插敵人指揮中心也可以說是“擒賊先擒王”。
這種戰(zhàn)術對付沒有嚴密軍事組織的蒙古部落以及內地沒有軍事素養(yǎng)的衛(wèi)所兵馬,自然是百戰(zhàn)百勝。但是遇到軍事組織嚴密、士氣旺盛的強軍就抓瞎了,這也是歷史上李成棟降清百戰(zhàn)百勝但反正之后就無所作為最終身死的原因。
回到現在李成棟明知道各地不穩(wěn)到處都在反抗,還是決定出兵進攻肇慶自然也有他的理由,那就是攻克了肇慶捉住了朱由榔那其他的抵抗就再也無用了,不然以他的兵馬到處鎮(zhèn)壓反抗只會疲于奔命。
佟養(yǎng)甲雖然不同意李成棟的做法但是他憤怒也沒有用,到現在接到鄭鋈的報告也只能下令組織百姓加固廣州城防同時命鄭鋈返回東莞嚴防死守而已。
世間萬事各不相同,有人憂就有人喜,在正月初九日的三水城中,大明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瞿式耜不敢置信的看著從水門進來的船隊。
原來是滇軍趙印選、胡一青等人從英德終于趕到了三水,瞿式耜驚喜交加地看著他們船上那三千多顆清軍首級,對趙印選說道“將軍這是大捷??!老夫一定要把將軍等人的戰(zhàn)功如實向陛下陳述,將軍可愿意留下與老夫共同守衛(wèi)三水城?”
按趙印選等人的意思是想直接去肇慶見皇帝的,但是此時瞿式耜挽留他們他們也不好拒絕只好委婉的說道“瞿閣老,我等是奉陛下旨意前往行在(肇慶)防守,如果留在三水的話又怎么向陛下交待呢?!?/p>
瞿式耜連忙對他們說道“陛下此前已經給老夫下了旨意,命我督師峽口一切防御事務,我這就給陛下上表請求讓將軍們駐扎在三水?!?/p>
趙印選等人見瞿式耜都這么說了再加上經過英德之戰(zhàn)他們對清軍的戰(zhàn)斗力也產生了蔑視于是便答應了下來,只是由王永柞開口問道“那瞿閣老,我們一路趕來兒郎們也有些疲憊了,您看是否發(fā)一些餉銀犒賞一下?”
要打仗了先要賞銀其實是這個時代軍隊的傳統作風,再說了之前滇軍的戰(zhàn)功還沒有發(fā)賞呢,至于他們從清軍手里奪取的財物輜重則當然不會上交了。瞿式耜也不以為意當即滿口答應下來并迅速派人給滇軍安置營地籌措賞銀,他本人則趕緊寫了一份表文詳細講述了滇軍的戰(zhàn)功連夜派人乘坐小船送回肇慶。
但是他的表文被送到肇慶皇宮之中后便沒了下文一直沒有答復,瞿式耜不由焦躁不安起來,說到底他還是對朱由榔信心不足,擔心他又要作出棄城逃跑的事來。
再加上滇軍取得如此大捷,在肇慶的皇帝卻一直連面都不露,實在是讓將士寒心于是瞿式耜又寫了一份表文交給使者然后讓滇軍將領趙印選與其一同前往肇慶打探虛實。